电磁兼容工程师网
标题: 电磁兼容认证检测工程师的五项修炼 [打印本页]
作者: maohongtao 时间: 2013-1-27 16:40
标题: 电磁兼容认证检测工程师的五项修炼
电磁兼容认证检测工程师的五项修炼
随着中国3C认证的不断深入,电磁兼容标准被列入强制执行的电子产品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电子消费产品,2008年金融危机却推动了中国电磁兼容实验室建设的高潮,各省级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计量站等纷纷获得政府的投资建起了现代化的电磁兼容实验室,使得中国现在拥有的电磁兼容实验室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设备只要花钱买来就可以,但是电磁兼容检验工程师可不是短期内能够培养出来的,所有实验室的服务宗旨基本上都是“科学、公正、准确、诚信”,这一切都需要有一只职业素质过硬的检测工程师队伍才能做到,否则就不过是空喊口号自欺欺人!为了准备中国的3C认证,我在2000年调到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电磁兼容实验室,专门从事电磁兼容检测和对策研究工作。电磁兼容检测工程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针对被检测的产品按照相应标准规定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和相应的判定规则,对被检测的产品做出是否合格的结论。这是个严谨细致的科学任务,由于其技术含量比较高,因此电磁兼容在国际贸易中常被用于限制对方进入市场的技术壁垒。电磁兼容检验工程师必须要眼明心细,公正不阿。我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电磁兼容检验工程师应该长期进行下列五项修炼。
一、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是想办法把公用电源的能量转换成实现其功能的能量,在这个能量转换过程中和者电磁兼容,不和者变成了电磁干扰,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其它电子产品使用的功能。电磁兼容检测工程师在工作中接触到大量同类型的电子产品,经过长期认真的积累,对电子产品为实现其功能的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和与不和就会有直观的感觉。实验室检测的依据是标准,各类标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经常变动,要检测的科学、准确,首先就要保证实验室的检测标准跟随标准化组织协调一致。是电磁兼容标准支撑着这个行业,也是由电磁兼容标准构筑起一道技术壁垒,检测认证工程师就是这个壁垒的守门员。电磁兼容的标准门类繁多,没有哪个人能够精通所有的标准,对于电磁兼容检测工程师,却必须精通他所承担检测任务的产品相应的电磁兼容标准,通过电磁兼容检测设备观察到产品的电磁幅频特性,既可以明确地判断出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状况,就像高明的医生看到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指标就能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一样。
二、知己知彼,换位思考
电磁兼容检测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确定性,检测机构质量控制的核心就是保证其检测结果不确定性尽可能小,如果不能将不确定性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不能够清楚明白自己检测能力的确定范围,检测机构就没有判定检测产品合格或不合格的权威。知道自己的检测能力,还要熟悉电子产品设计的功能,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最大辐射骚扰的状态,检测到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磁兼容问题。换一个角度想,如果我送产品到实验室检测当然希望一次就能通过,没有什么电磁兼容问题,当实验室告诉我什么项目被检测不合格时,首先会对这些我在没有专门设备很难直观感觉到的内容产生怀疑,也想知道产品能够达到的限度,尽早发现产品发布后可能存在的电磁兼容风险。发现一个不合格的项目,既可判定整个产品不合格,优秀的电磁兼容工程师绝不会这样,一定是全部项目评估完毕以后,考虑到系统不确定程度才会慎重地判定不合格,同时还会从产品设计工程师怀疑的角度来反观检测的细节,这也是电磁兼容检测工程师走向更高职业生涯的途径。
三、知进知退,坚守规则
设置这个技术壁垒的作用是为了建立一个公正的产品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使用个人无法识别的合格产品的权利,因此检测认证工程师肩负着保护消费者不受非法电磁骚扰的责任,公平地行使竞争性电子产品市场准入的裁判权。电磁兼容检测是基于相关产品电磁兼容标准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的一次电路实验,其测试的数据只有在标准规定的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才有与标准限值的可比性和可重复性。如果没有严格的操作规则,实验室产生的实验数据将不符合标准,也就失去了权威性,因此认证实验室每年都有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整改。电磁兼容检测以小时计算其成本,不断地提高检测的效率也是电磁兼容检测工程师追求的目标,在标准许可的范围内尽量简化EUT的实验布置,如EUT配置了连接线可以按实际使用情况检测,而非坚持国际化标准中操作性不强的标准配置,教条化地执行标准,而忘了执行标准的宗旨。
四、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电磁兼容检测核心的问题还是精确性,由于现代电子产品中晶体管非线性工作状态产生的电磁辐射也是量子态的,尤其现在的检测频率扩展到1GHz以上后,根据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又称“测不准原理”、“不确定关系”,该原理表明:以共轭量为自变量的概率幅函数(波函数)构成傅立叶变换对;比如位置和速度,时间和能量就是一对共轭量,人们能对一对共轭量之一进行测量,但不能同时测得另一个与之共轭的量,比如对频率进行准确测量的同时,破坏了对幅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可能性。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总是在它们与其他体系,特别是电磁兼容检测仪器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电磁兼容检测工程师作为这个检测系统中最关键的一环,必须要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否则就不可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影响电磁兼容检测一致性的因素复杂多变,找到一个成熟的实验室系统配置方案往往要经历很多次筛选,每一个接头、每一根信号电缆、每一根电缆走线的布置,都要经过选择和定置管理,要用目前先进的系统校验方法校准电磁兼容设备。保持这个检测系统稳定运行也要不厌其烦的日常校验,这也有赖于电磁兼容检测工程师长期细致的工作积累。
五、上善若水,善解自在
如果你的电磁兼容实验室有两个以上电波暗室,你就会发现要保持自己实验室两个暗室的实验数据偏差在3dB以内都不是很容易,更不要说与其他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偏差了,经验数据表明,不同的电磁兼容实验室之间数据偏差4~6dB都不是太离谱,但是电子产品生产厂家要为这几个dB的偏差进行整改和重新设计麻烦可就大了,尤其是产品到了境外以后。这可能也是欧洲除了把电磁兼容作为贸易技术壁垒之外,并没有在内部进行强制认证的原因,CE认证80年代末就在准备,到了96年才开始执行如能力实验室出具检测报告,电子产品生产厂家自我宣告的认证模式,电磁兼容检测不确定的风险主要由生产厂家自己承担,十年之内都可以追偿生产厂家的法律责任。理解了这一切,电磁兼容检测工程师应该学习水性之利万物而不争,现在的电磁兼容标准已经要求实验室在检测报告中标明检测的不确定度,电子产品的生产厂家只是选择一个电磁兼容检测系统,来配合它显示其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他有充分的理由选择最准确,不确定度最小的实验室进行认证检测,因此电磁兼容检测工程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做最大的努力保证电磁兼容检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结语:
以上所列五项修炼其实也是电磁兼容认证检测工程师在所面对复杂严谨的工作中不断提升的职业素质,电磁兼容认证检测工程师的队伍在我们国家来说快速扩张而又比较年轻,相对于现在经过了十年建设的3C认证体系和集中投资的现代化实验设备来说,检测工程师的人员素质是最薄弱的环节,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由于目前大量采用电脑自动化测试,检测工程师对仪器操作的步骤就生疏了,同时缺乏系统性分析和解决电磁兼容检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的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引起年轻的电磁兼容检测工程师们重视,加强内功修炼。
作者:毛洪涛;技术交流信箱:2264130870@qq.com
作者: emclover 时间: 2013-1-27 17:50
我就纳闷,这么有深度的文章怎么就没人敢做沙发
作者: 桃花岛主 时间: 2013-1-27 22:43
毛总的又一大作!
作者: courage 时间: 2013-1-29 09:23
久仰久仰。
作者: tom 时间: 2013-1-30 22:29
受教了!
作者: 鸿杨 时间: 2013-1-30 22:50
受益匪浅...
作者: beyond_djy 时间: 2013-1-31 10:56
顶一个
作者: beyond_djy 时间: 2013-1-31 11:00
顶一个
作者: 纯洁的狼 时间: 2013-2-2 00:12
受教了~
作者: emcbbs 时间: 2013-2-3 09:45
经验之谈,采纳!
作者: hgj271 时间: 2013-2-5 20:21
实验室采用自动的系统去进行测试,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实验室的测试是以小时来计费的,自动测试系统,效率要高,要是采用人工去进行测试,客户的费用就高了。
作者: aren100won 时间: 2013-2-17 17:24
这个行业的测试工程师都快被标准化了,不断降低的技术要求,让工程师更加的机械化,希望更多的初级工程师质疑日常工作中所有的细节,方可逐渐进步
作者: 木下秀吉 时间: 2013-2-21 18:19
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作者: jizhao1988 时间: 2013-9-9 11:00
大部分测试工程师现在越来越像产线上的操作工的性质。。。所以,测试工程师要学会转型!!
作者: laoliue 时间: 2013-9-16 21:02
挺有道理的,请问该如何转型呢?
作者: jizhao1988 时间: 2013-10-9 16:02
当然这个也是要有机遇的,我当年有个同事刚开始就是做测试工程师的,后来发现在这样做下去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所以,他通过测试时认识的客户介绍,进入到我们公司,做debug工程师,后来又跳到了别的公司。虽然待遇不是特别的好,但是相比较在原来测试实验室要好很多。
欢迎光临 电磁兼容工程师网 (http://bbs.emcmark.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