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浪涌的频率很低,大多都是KHz左右,这也可以从浪涌和冲击电流波形看出来,上升沿很慢,因此没多少高频的东西;浪涌试验主要是模拟的感应雷,即雷击浪涌产生的电磁场耦合在环路上。对于屏蔽线,其屏蔽层与大地构成了一个很大的环路,因此,雷击浪涌能量主要感应耦合在屏蔽层与大地这个环路,芯线环路很小,再者有屏蔽层,所以雷击浪涌在屏蔽线的芯线上耦合不到多少能量。浪涌对屏蔽线的试验就是基于这一事实,主要是在屏蔽层与大地之间注入,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对于两端接地的屏蔽线,直接从屏蔽层与大地注入,但要注意接地点在辅助设备端,EUT这一端通过浪涌发生器接地,AE和EUT公共地可以为大地或实验室的参考接地平板或接地带;从图2可以看出,一端接地时屏蔽层需要接电容到地,其实就是模拟屏蔽层与地之间的分布电容。
屏蔽线两端接地肯定比一端接地防浪涌效果要好,简单的说就像屏蔽线的屏蔽效能,一端开口,转移阻抗增大,屏蔽效能降低,浪涌一样的道理,极端一点,屏蔽线就在EUT端那么一点点,是不是就相当于没有屏蔽线,此时浪涌直接感应在芯线与大地这个环路上,那么芯线与地感应了大电压,所以浪涌风险增大更残酷,这么说的话非屏蔽线防浪涌效果当然差了。
有屏蔽层时,芯线的大电流一个可能来自于屏蔽层电流的感应,另一个屏蔽层有高压,可能为屏蔽层与芯线之间绝缘击穿,但即使这样,芯线上也不会有太大的能量。
目前,认证实验室对屏蔽线是按标准的测试方法,但有时也有厂家坚持从芯线与PE注入,当然这种方式更严格,成本更高,另外,用标准方法试验时辅助设备有大有小,特别是当辅助设备较大的场合,测试环境搭建就比较困难,此时,也有厂家选择从芯线与PE注入,风险前面已经说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