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工程师网

标题: 第一波:EMC Design guideline之placement [打印本页]

作者: 阿飞小白    时间: 2013-1-6 14:35
标题: 第一波:EMC Design guideline之placement
工作不忙,趁机总结一下layout Design guideline,望与君共享,共论之。
(1月7日更新:红色字体)(1月8日更新:蓝色字体)(1月9日更新:绿色字体)(1月10日更新:紫色字体)
PCB EMC Design guideline之placement

1.将低速元件集中在板子的一个区域,高速元件集中在另一个区域(尽量远离I/O口;机壳为金属时,高速装置尽量不靠近结构缝隙)
2.关于晶振:晶振尽量在IC旁边,晶振下方禁止布线,特别是对外接口直接相连接的接口信号线
                 保持晶振下方的GND完整性(此为晶振设计第一要素)
                 晶振避免放在PCB边缘且晶振禁止安装在插座上或者在板边
                 晶振30mil内禁止布线,50mil最佳
3.低频I/O电路和模拟电路I/O靠近Head 布放
4.模数转换电路应布放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交接的区域
5.基准输入电压源要远离数字信号,尽量靠近板边,且远离clock电路
6.I/O与其驱动电路尽量安排在PCB同一边缘,且驱动芯片与对应I/O接口之间距离尽量短(如USB、HDMI,其控制芯片尽量和Connector距离小)
7.FPC的插座尽量临近对应控制IC
8.Heat Sink要有良好的接地
9.高速讯号的FPC/Cable/FFC尽量要简洁,不要超过两次或S形弯折并需要缩短到最短,最好不要以锐角角度弯折,禁止在板子上方布线,可以使用胶带等材料固定于机壳或遮片之上
10.在设计上金属件要锁附或者焊接于GND plane
11.若是需要以钣金件互连接导通时,务必确实连接,最好接触处镀金等,降低接触阻抗最少小于0.04ohm
12.尽量让导体需与其他电子零件保持安全距离
13.若外壳是金属时,I/O的GND是否都有连接外壳Shielding
14.金属外壳设计是否有考量接合处重叠密合处理,且金属外壳之间的接触要有一定的接触面积,重叠处不可喷涂绝缘漆类似的阳极绝缘处理
15.塑料外壳设计需要考量全部间隙,需要加大叠合之裙边,使其重叠距离与主板保持安全距离8mm-15mm(此处的安全距离可以理解为沿边距离即爬电距离,分别对于空气放电8kv-15kv,为实际经验所整理)
16.当按键或螺丝为导电体时,可以利用绝缘材质阻挡,让导体与PCB保持安全性
17.尽量避免悬空的铁件、螺丝等破环外壳屏蔽性的设计
18.设备的电源线不可过长,如果有单独的电源板,尽量安排在设备的边缘区域
19.PCB板上的螺丝孔周围最好有露铜,与螺丝增强接触


最后借前辈的话和大家共享:EMC设计指南,仅仅是参考,电子产品成本管控严格,若是严格按照此来做设计,没有出路,要灵活运用,有的时候虽然违反了设计准则,但是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去避免会发生的问题。EMC layout设计是寻找最优的途径来控制产品EMC性能,心中有准则,手中有方法。循序渐进,必然能成为高手。
作者: 阿飞小白    时间: 2013-1-6 14:37
关于PCB layout Design guideline小弟一直会总结,因为小弟接触产品有限,希望大家踊跃发言补充进来,小弟尽量总结成册,成为咱们论坛自己的guideline!
作者: 阿飞小白    时间: 2013-1-6 14:39
等placement整理完毕之后,小弟好有clock、power、I/O port 、等部分与大家分享。
作者: stone0371    时间: 2013-1-6 14:47
期待更新啊。支持下。
作者: rubbishman    时间: 2013-1-6 16:26
期待佳作
作者: justforyou    时间: 2013-1-6 19:19
安全距离是否过大?
作者: 阿飞小白    时间: 2013-1-6 19:50
回复 6# justforyou


   这是我们这边的规定,因为我们标准都在8kv以上所以会大一些。一般的会比这个低多少?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1-6 22:31
回复 1# 阿飞小白

阿飞老弟,总结是个好习惯,共享更难得,顶;继续努力,本文将在《电磁兼容工程师》-2013年第1期【经验分享】栏目刊载;
接下来数天甚至数月我们一条一条的讨论你的分享,共同提高。
作者: 阿飞小白    时间: 2013-1-7 19:49
回复 8# admin


   谢谢,能与大家分享是件可以带来喜悦的事情。呵呵,小弟还是初出茅庐,希望各位前辈多加指教,多多交流,努力成为电磁兼容第一站!
作者: 阿飞小白    时间: 2013-1-7 20:36
回复 4# stone0371


   请教一下,关于电子零件的安全距离,stone兄是怎么看的?
作者: 桃花岛主    时间: 2013-1-7 23:15
首先感谢楼主分享经验,谢谢;
初学阶段,先从规则学起,就算照猫画虎吧(代价是成本上升,设计太辛苦,往往会形成过设计,但并不一定能解决EMC问题),但你一定要深刻发掘每一条规则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期熟悉了,要灵活运用,达到这种效果就非常好了;支持楼主。
作者: stone0371    时间: 2013-1-8 09:06
回复  stone0371


   请教一下,关于电子零件的安全距离,stone兄是怎么看的?
阿飞小白 发表于 2013-1-7 20:36



    安全距离,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当然是越远越好,但是这样和成本是矛盾的。因此,我认为安全距离的设计原则,第一应该遵循安全标准,在大部分标准里面都会涉及到这个内容。第二,应该遵循性能设计要求,因为有些客户的产品有些比较高的要求,会比安全标准严格。

从安全标准的角度来看,安全距离分为两种,第一是电气间隙,第二是爬电距离。这两个距离的要求,是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环境污染等级,甚至是材料的等级等因素来综合定义的。里面比较详细,你可以参考下。对于实际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有时候其实计算起来蛮有意思的。

不知道这样说,是不是能解答你的疑问。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13-1-8 16:23
支持楼主,很实用的经验。
作者: 阿飞小白    时间: 2013-1-8 19:21
回复 11# 桃花岛主


   谢谢岛主。我会努力的。其实这些也是小弟先模仿再思考的结果。可能有不少片面、需要讨论的地方。希望岛主能给予指正。不胜感激。
作者: 阿飞小白    时间: 2013-1-8 20:03
回复 12# stone0371


   说的是。只考虑EMC设计的话,就产品内部结构结构,电气间隙应该是着重考虑的,当然还得考虑耐压绝缘之类的问题,不知这样想是否正确?
作者: 桃花岛主    时间: 2013-1-8 22:54
1.将低速元件集中在板子的一个区域,高速装置集中在另一个区域
2.关于晶振:晶振尽量在IC旁边,晶振下方禁止布线,特别是对外接口直接相连接的接口信号线
                 保持晶振下方的GND完整性(此为晶振设计第一要素)
                 晶振避免放在PCB边缘且晶振禁止安装在插座上
                 晶振30mil内禁止布线,50mil最佳


上面第一条,可以避免空间耦合和共阻抗耦合,但是需要注意高速不要靠近I/O口,另外,如果机壳是金属的,高速部分注意也要考虑结构,比如不靠近结构缝隙等等;
第二条:时钟在EMC中很重要,这个总结的很不错,第一点是避免将干扰耦合到其他信号线,特别是I/O线;第二点GND平面完整,保证时钟信号跨分割等;第三点时钟避免放置板边缘,一个避免靠近结构缝隙,另一个避免时钟布线参考受影响;第四点说的就是串扰。
作者: stone0371    时间: 2013-1-9 10:23
回复  stone0371


   说的是。只考虑EMC设计的话,就产品内部结构结构,电气间隙应该是着重考虑的,当 ...
阿飞小白 发表于 2013-1-8 20:0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本质考核的就是耐压和绝缘,根据产品使用的环境和材料的分类,才设定的这些限值和标准。

以上是我的理解。

如果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要考虑接地电阻和泄露电流,电气强度等等,这些就变成安全的内容了。不完全属于EMC了。

针对一个产品,不仅EMC要考核,安全的内容也要考核,甚至以后还会加大对EMF的考核。
作者: 阿飞小白    时间: 2013-1-9 19:11
回复 17# stone0371


   如此说来,具体的距离值参考价值就不是特别大了,因为每种产品的材质板子都是不同的,咱们只能做到尽量远离这一点。
作者: wgx10020    时间: 2013-1-9 19:59
xiexie
作者: 阿飞小白    时间: 2013-1-10 22:37
(, 下载次数: 41)

增加一个对于塑料外壳增加裙边距离的说明,左图为良好的设计,增加了爬电距离,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设计思路。
作者: 阿飞小白    时间: 2013-1-10 22:39
回复 17# stone0371


   对。其实这个安全距离,是根据我们实际的产品长期设计形成的一个默认规则,可能不是很科学,但是实际产品上还是有一定的用处。呵呵
作者: stone0371    时间: 2013-1-11 08:38
回复  stone0371


   对。其实这个安全距离,是根据我们实际的产品长期设计形成的一个默认规则,可能不 ...
阿飞小白 发表于 2013-1-10 22:39



    经验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时间长了容易让人存心大意,不针对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使用,
作者: 阿飞小白    时间: 2013-1-11 21:49
回复 22# stone0371


    是啊。不能盲从经验,但是也不能无视经验,EMC真是个很神奇的东西
作者: wgx10020    时间: 2013-1-22 22:22
xiexie
作者: ggpv8oCc    时间: 2013-3-12 21:15
不错的帖子顶起来
作者: mic29    时间: 2013-6-17 16:15
晶振的線路還可以應用Guard traces 以及3W規則,指定30或50mil,可能不夠客觀
作者: mic29    时间: 2013-6-17 16:16
模数转换电路应布放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交接的区域,且地分割要特別注意,分割與佈線不可跨區




欢迎光临 电磁兼容工程师网 (http://bbs.emcmar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