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为什么电源端口浪涌测试耦合网络的耦合电容差模是18uF,共模是10欧+9uF

[复制链接]
精华 一介书生 发表于 2016-5-4 18: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题。请大师指点。

精彩评论8

 楼主| 一介书生 发表于 2016-5-4 18: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GB/T 17626.5-2008标准原图

交-直流线上电容耦合试验配置-线地耦合

交-直流线上电容耦合试验配置-线地耦合

交-直流线上电容耦合试验配置-线线耦合

交-直流线上电容耦合试验配置-线线耦合
桃花岛主 发表于 2016-5-5 08: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比较复杂,这个是相关资料上的,仅供参考;

去耦网络中L、C参数的选择与浪涌信号的频率特性有关,IEC610002425:1995及国家标准GB/T17626.521998对去耦网络的去耦性能规定:“当受试设备没有与去耦网络连接时,在未加浪涌线路上的残余浪涌电压不应超过最大所施加电压的15%”;“当受试设备、供电网络未与耦合/去耦网络连接时,在去耦网络电源输入端上的残余浪涌电压不应超过所施加电压的15%或电源电压峰值的两倍,两者中取大者”。即标准要求去耦网络对浪涌信号的衰减要≥16dB。

若选用小的耦合电容值,则电源侧残余浪涌电压较低,但产生冲击电流的效率较低;若选用大的耦合电容值,则耦合到EUT效率较高,但残余电压较高。为兼顾输出效率和残余电压问题,国家标准指定线—线耦合(差模方式)采用18μF的电容,线—地耦合(共模方式)采用9μF的电容。低压电网对地的源阻抗为12Ω,对于虚拟阻抗(定义为开路电压峰值与短路电流峰值之比)为2Ω的组合波发生器,在进行线—地耦合时,要另外再串联10Ω的附加电阻,以增加有效源阻抗。

以上道理就是LC耦合电路,计算插损等确定C值。

hayabasa 发表于 2016-5-5 10: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 之前讨论过啊, 陶显芳的资料里说明白了, 雷云对地电位公式里计算出来的。
桃花岛主 发表于 2016-5-5 10: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hayabasa 发表于 2016-5-5 10:30
这个问题 之前讨论过啊, 陶显芳的资料里说明白了, 雷云对地电位公式里计算出来的。



我找了好久找不到帖子了,在你提醒下,功夫不费苦心人,终于找到这个帖子了,非常感谢!

140211kp27wj650wm6usut.jpg.thumb.jpg
140227y1ejjv3x0oihd0qj.jpg
混迹江湖 发表于 2016-5-5 11: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有相关资料说,从浪涌标准波形来说,电容耦合方式会使组合波短路电流的波前时间和半峰值时间减小,反极性振荡和回路虚拟阻抗增加。电容越大越接近标准波形。但电容过大,会导致浪涌波形的调节电阻设计难度加大。
不过陶老师给出了真解!
 楼主| 一介书生 发表于 2016-5-6 09: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大师的解答!
混迹江湖 发表于 2016-5-6 11: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陶老师的解释有如下疑问:
首先耦合电容C,应该是一个经过大量试验数量得到的一个模拟值。另外,PPT里面说到地电阻是4~10欧范围,那么组合波发生器输出阻抗为什么是2欧?
混迹江湖 发表于 2016-5-9 1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耦合网络的理论计算是按陶老师的方法。不过计算的条件参数,估计也是根据长期的统计结果而给出的一个代表性值,来规范标准试验。因为浪涌试验只是尽可能的模拟雷击浪涌。不再纠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读懂电磁兼容前沿技术
电磁兼容工程师网和论坛专注于电磁兼容行业自媒体平台,平台集聚大批资深的电磁兼容技术专家,面向电磁兼容应用行业工程师人群,提供技术交流、答疑解惑、资料下载等,每年在全国巡回举办最专业技术研讨会。以助力行业创新发展为使命,经过14年的发展,已成为电磁兼容行业最具知名度的会员制社区。
加入我们

电磁兼容群:334175333

防雷技术群:50395925

安规技术群:559434720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毕原二路军民融合产业园一期B1栋1层101室

联系电话:王媛媛 17791287039

联系电话:桃花岛主 18991808692

电子邮箱:info@emcm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