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是如何跑出屏蔽机壳的?
一旦对于信号之来源有些概念,就可以开始来看说信号是如何跑到机壳外面去。第一个线索就是来查看当移动或移除各种缆线时,辐射强度是否有很大的影响。大多数产品之屏蔽机壳实质上来说都很小,所以其本身不会是个有效的辐射器。当把各式之缆线加到产品上时,这些缆线就会让此一产品在电气上大了很多,并且变成是较有效的辐射器。信号要从屏蔽机壳出去只有三种方法:
1. 由孔洞、开口、缝隙泄漏出去。
2. 经由机壳屏蔽传导到缆线以及未屏蔽的线 !
3. 由不理想的屏蔽缆线接触泄漏至机壳
如果信号是由于上述原因溢出屏蔽机壳,移动缆线就会改变辐射之振幅。
第一项由孔洞、开口、缝隙泄漏出去
一个常用的测试方法是使用近场磁场探棒在机壳边缘侦测。此方法通常可以协助指出造成辐射之开口,但是通常也可能找到并非真正造成问题的位置。事实上, 此测试通常会指出某个封闭的金属角落或是封闭平面的中心点是泄漏的源头。这些错误的指示是因为近场探棒的工作原理所致,也就是说,它所量测的是电流在金属表面造成之磁场。一旦说信号从开口泄漏出去(不论开口在哪里),如果此结构是适合的大小,就可能产生一个与实体大小有关联的共振状况,信号辐射就会增强。此共振会造成在结构上之RF 电流,其电流之峰值位置是由辐射之波长所控制,而与实际之泄漏位置不太相关。此种行为与非中央馈入式耦极天线 (non-center fed dipole)很像。当频率在半波耦极之共振点时,最大之电流会是在天线之中央位置,与实际之信号馈入点无关。使用接触式之电压探针是较好之方式。一个简单的探针,使用同轴线(semi-rigid coax), 将中央导体凸出来,而外围导体则延伸至与中央导体同一位置点。这样可以简单的量测横过缝隙的电压(电场)。简单的这种探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以标准同轴线很快的作出来。
要使用此一探针,将频谱分析仪调整到所感兴趣的频率,然后将探针跨越所要量测的各个孔洞位置。可以很快的量测到在该孔洞信号泄漏的最大值,铜箔胶带可以用来暂时的贴在孔隙上,以验证是否可以得到改善。如果此一有问题的信号无法在任何的缝隙或孔洞上发现,或是如果使用铜箔胶带无法大量的降低辐射值, 则此一信号可能就是由别的方式溢出机壳。如果发现某一缝隙有很高程度的泄漏,则可以使用导电泡棉,或是对辐射之源头加以适当的滤波方式。经由机壳屏蔽传导到缆线以及未屏蔽的线非屏蔽在线之非意图信号是一个常见的辐射成因。把导线拆掉或是移动位置,可以看出来哪些导线要负责任。如前节所述,将导线拆掉可能会造成辐射强度之重大变化,是因为改变了辐射天线之效能,而不是因为将辐射源头移除了。前节所述之电压探针也可以用来协助分辨哪一个连接器是泄漏的源头。可以将导线移除,或是可以将导线留下但是将导线之外绝缘皮剥掉,露出其中心导体。用电压探针来测量导线之导体(或连接器之接脚)与屏蔽机壳间之电压。注意:要小心确认在I/O 连接器上之意图或非意图信号的DC 电压,是否太高,以避免损伤到频谱分析仪之输入端。随着噪声跑到连接器接脚之原因不同,会看到不同的结果。通常,此信号为共模信号,而所有的接脚的噪声信号都是一样的能量强度。然而,并非都是如此,其中之一条导体的噪声能量(或是数条)可能比其他之导体都要强很多。要记得,辐射并不会去读电路图说哪一些接脚标记为『接地脚』。即使是『接地脚』都可能会有噪声能量,视其如何连接到机壳屏蔽。机壳屏蔽是外部导线对于共模信号之最终接地参考点。在I/O 导线以及屏蔽机壳间之共模噪声电压,推动该导线如同一个『奇形耦极天线odd-shaped dipole antenna』一般。一旦找出了泄漏之接脚,可以对这些布线加上滤波器,或是在噪声之源头加滤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