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konly
发表于 2012-8-29 13:21:47
回复 17# csdgavin
直流源和单极性信号可以认为是等效的,都是单极性。假设此单极性信号为正,那么在正常工作时所有负压都是干扰信号,需要直接虑除。如果用双极性TVS,那么击穿电压理论上绝对大于一个二极管正向压降。如果是单极性TVS,那么利用其正向导通电压=0.7V对负压钳位即可。这样一比较,在出现负压时,单极性TVS比双极性TVS的保护效果更好。
静电测试时,静电电荷从静电枪输出口出来,从静电枪的地回去。静电枪基本原理就是一个电容充满电后对外放电,电容的一端接地。
bdkonly
发表于 2012-8-29 13:24:00
电源线上的高频ESD用电容就能解决,用TVS多余了。
csdgavin
发表于 2012-8-29 13:41:59
回复 20# bdkonly
回复 17# csdgavin
直流源和单极性信号可以认为是等效的,都是单极性。假设此单极性信号为正,那么在正常工作时所有负压都是干扰信号,需要直接虑除。如果用双极性TVS,那么击穿电压理论上绝对大于一个二极管正向压降。如果是单极性TVS,那么利用其正向导通电压=0.7V对负压钳位即可。这样一比较,在出现负压时,单极性TVS比双极性TVS的保护效果更好。
静电测试时,静电电荷从静电枪输出口出来,从静电枪的地回去。静电枪基本原理就是一个电容充满电后对外放电,电容的一端接地。
“直流源和单极性信号可以认为是等效的,都是单极性。”
——对,直流源与单极性信号在这里可以不用区别考虑。
“假设此单极性信号为正,那么在正常工作时所有负压都是干扰信号,需要直接虑除。”
——正压应当也是干扰信号,它抬升了正常信号的电位,会影响到信号的识别。
“如果用双极性TVS,那么击穿电压理论上绝对大于一个二极管正向压降。如果是单极性TVS,那么利用其正向导通电压=0.7V对负压钳位即可。这样一比较,在出现负压时,单极性TVS比双极性TVS的保护效果更好。”
——这点前面也有分析,可是这样又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这样,我们都利用TVS正向导通时的顺向压降来进行设计不是更好?所以当中肯定还有隐情(如,正向导通时的通流能力问题?是否能特别针对暂态脉冲进行吸收?)!
“静电测试时,静电电荷从静电枪输出口出来,从静电枪的地回去。静电枪基本原理就是一个电容充满电后对外放电,电容的一端接地。”
——正向脉冲按此路径很好理解,因为静电枪头是正向高电位,EUT是相对低电位,电流从高往低处走,后经地回到静电枪。但是负向脉冲时呢?此是静电枪头是低电压,EUT相对是高电位。然道也是这样的电流路径么?
csdgavin
发表于 2012-8-29 13:45:14
回复 21# bdkonly
电源线上的高频ESD用电容就能解决,用TVS多余了。
呵呵,这里就先不讨论电源线上是否一定要用TVS了!我们只分析单极信号线上用单向TVS就可以满足要求这一工作原理。
csdgavin
发表于 2012-8-29 13:54:23
非常感谢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希望大家都直抒己见,共同探讨!!
bdkonly
发表于 2012-8-29 14:11:16
回复 22# csdgavin
1.你认为双向TVS与单向TVS差别在哪?
2.对于静电放电而言,负脉冲的电流路径跟正脉冲的路径正好相反。负脉冲时,电荷从静电枪地出,经EUT之后从静电枪放电端口回。
csdgavin
发表于 2012-8-29 14:33:59
回复 25# bdkonly
双向TVS是两个单向TVS的组合,不论干扰极性为什么都可以做到反向击穿钳位。
csdgavin
发表于 2012-8-29 14:48:13
回复 25# bdkonly
2.对于静电放电而言,负脉冲的电流路径跟正脉冲的路径正好相反。负脉冲时,电荷从静电枪地出,经EUT之后从静电枪放电端口回。
电荷分正负,当进行正脉冲放电时,静电枪头布满了正电荷。当静电枪靠近或接触EUT时,静电枪头的正电荷转移到EUT上。同时当进行负脉冲放电时,静电枪头布满了负电荷,接近EUT后将负电荷转移到了EUT。
bdkonly
发表于 2012-8-29 14:55:08
回复 26# csdgavin
真的?负压为-0.8V也能击穿双向TVS?
csdgavin
发表于 2012-8-29 14:58:53
关于静电的电流走向问题应该用电荷的移动来代替,这样没那么抽像也更易理解。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的方向或者负电荷的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所以当静电正脉冲测试时,EUT带正电荷,该正电荷经EUT电路及地线(或EUT对地电容)回到静电枪,所以电流方向为静电枪—EUT—地—静电枪。
而当静电负脉冲测试时,EUT被赋予了负电荷,该负电荷同样经EUT电路及地线(或EUT对地电容)回到静电枪。但电流显示的流向与正电相反。所以用电荷来考虑静电的流向比用电流更直观。